篆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既然是篆刻,当然是以篆书为主,究其原因,一是基于其源头之古老,二是篆书可塑性较大而易于在印章的方寸之间求变化。
篆书有甲骨文、大篆、小篆、缪篆等。具体说来有甲骨文、古玺文字、金文(亦称钟鼎文)、石鼓文、瓦当文、砖文、碑额紫、鸟虫篆等。
甲骨文入印可表现神奇瑰丽之美;
大篆入印可表现奇古拙厚之美;
小篆入印可表现清雅婉转之美;
石鼓文入印可表现凝重浑朴之美;鸟虫篆入印可表现华丽装饰之美;
楷书入印可表现端庄之美;
隶书入印可表现飘逸之美;
行草书入印可表现飞动之美。
篆刻字法不管取自哪种篆文,都要求符合“六书”之造字、用字的原理,有依据及渊源出处,而不要以古文字的偏旁部首生拼硬凑,或率意杜 撰、胡乱假借。
为了使各种文字入印更美,通常字法要做“印化”处理。古往今来在字法“印化”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变法”,如笔画增减法。
增法如“冀州刺史”之“州”,
减法如“抚戎司马”之“抚”字。
“印化”字法不光有增减法,又有离合法。如“军曲侯丞印”之“印”字,
“当 惊世界殊”之“世界”二字。
还有结构部件替代法, 图17-10 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两短横线代替其重复字之类。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我家是祖传刻章的,从爷爷辈开始刻章,后来我爸妈,我两个叔叔都学了刻章,另外我姥爷,我舅舅,我姨也都会刻,到我这辈也让我学,可当时年龄小 贪玩,根本坐不住,因为在农村出学也比较早,我记得当时把我锁屋里练习毛笔字,写的都不认识那个字叫什么了,最后还是没有学会,现在想想好后悔。
今年过年后从老家回来,专门把刻章用的工具拿了过来,现在闲时候就刻一方印章,我也有拍视频传到我的头条主页,有空时候去看看,给予指点。
个人印章一般用的字体分别是正楷,隶书,行书,草书,宋体,印章也分为个人用章和公用印章,个人印章还分为2.0,1.8,1.5,1.2方章和1.5*0.6㎝的长方形印章,我知道的最小印章是银行出纳用的1.0*0.4长方形印章。公用印章分的更多比如4.2,4.0,3.8,2.0圆形印章,还有一些大小不一的长方形,椭圆形,菱形等等,材料有铜章,橡胶,象牙,牛角,有机玻璃等,有机器刻章后又有了原子印,光敏印等等材质的。
字体一般都是顾客选着,选哪种字体刻章师傅就要刻那种,顾客不选情况下,一般都是按照师傅拿手的字体来刻,但个人用章一般都只用楷书,隶书为主,公用印章都是以宋体为主,有机器刻章后选着的字体更多,喜欢哪种随意选着吧,个人喜好不同。
说起篆刻 字体当然也就必须用篆书了,篆书一般也都是秦篆和大篆 小篆,根据喜好来选着用哪种字体,现在的篆体更多,汉仪 汉鼎 华康等等字体,材料有寿山石,冻石,青石等材料作为印膜,大小规格和上面讲的差不多,但篆刻都是艺术类的,最大的需要两手捧起来的大印,也有外形怪异的超级小印,还是那句老话因人而异,喜好不同。
下面图片有我爷爷和我爸当年刻的,刻的好与坏暂且不说,拍了图片仅做观赏,最后的是这两天我闲着刻出来的,见笑了。
闲时候还请点击我的头像去看下刻章时候的流程,从打磨 书写 雕刻 成型,都有完整视频。
印章篆刻上的书体哪一种最好,这是没有定论的,也无法定论。
- 中国最早的的出土印章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印章上的字体大多与当时的流行书体是相对应的。当然影响最广,使用最多的,流行时间最长的,还是汉印上的字体,这种字体源自于秦篆,但笔画已经向平正、齐整发展,而且带有隶书意味,丰腴有致、端庄沉静,填满字格,当时称为缪篆,取其结体稠缪缜密的意思。
现代印章的印信功能已基本丧失,印章篆刻多用于书画上的一种艺术表现。
- 既然艺术表现成为现代篆刻的主旨,书法大师吴昌硕所提倡的“以书入印”就已经成为一种审美主流,当代篆刻艺术上的字体已经变得非常自由,呈现出百花奇放的繁荣景象。
* 吴昌硕作品 *
书法入印
即以书法的字体上石。各种书体皆可上石使用,并无忌讳。下图为我多年前创作,私意尚佳。
借鉴古代鸟虫篆
- 当代鸟虫篆创作的线条转折更多,分段也较古印更多,大大发扬了鸟虫篆圆转流美的特点。这枚印是我五年前为朋友所作,三张图片分别为墨稿、上石摹稿和最终的印花。
借鉴战国各种书体
- 在战国玺印的基本图式上加以变化,使字体更加抽象、变化莫测,如“丑书”书法家曾祥先生的作品颇有可观。
借鉴古代砖文
王镛先生以其深厚的学识对高古砖文进行了系统整理和研究,为篆刻书体的开拓创造了新的范式。
无论在那个时代,篆刻使用的书体有很多种,能流传至今的,一定是人们觉得它好,才没有被淘汰,所以说不同的字体,只要书写的稿子好、篆刻的刀法好,布局得当,都会有人喜爱。各种字体,都会有众多粉丝,无法绝对的说谁是最好。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小灵猫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