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7分钟理财。
绝大多数分级基金具有“向上不定期折算”(简称上折)和“向下不定期折算”(简称下折)两种不定期折算机制。分级基金的“不定期折算”机制又称为分级基金的“到点折算”。
上折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分级基金的杠杆。假设最开始母基金是2000元,其中A类份额10000元,B类份额1000元,A:B=1:1,B的杠杆是2倍。
过了一段时间,母基金上涨了50%,净值变为1.5元,母基金变成3000元,A类份额还是10000元,B类份额就变成了2000元,A:B=1:1.5了,B的杠杆由2倍变成了1.5倍。所以当母基金赚钱了,B的杠杆就变小了,这样杠杆的效益就弱了。
所以通常在母基金净值为1.5的时候就需要进行上折,将A和B的比例重新变为1:1。将A类份额和B类份额的净值全部归一,(也有一些分级基金上折的时候A类份额不参与结算)剩余的部分折算成母基金份额。
比如:投资者持有10000份军工B。在富国军工分级上折时,富国军工母基金净值为1.550元,此时军工B的净值为2.079元,A类份额净值1.021,那么上折之后,投资者持有10000份军工A还持有10000份军工B(净值为1元),除此之外,多了11000(10790+210)份富国军工母基金(净值为1元)。
(欢迎和我们交流不同意见,本条内容是独立的理财平台——7分钟理财的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予转载,会追究哦~)
文/大良儿讲产品
首先说一下什么是上折,所谓的上折是指资产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重新计算资产的方式,下折也是同样的道理,一般情况下,上折发生在净值翻两倍,下折则是净值缩水75%,当然具体以合同为准。
举个例子,假如我有10000份分级基金b,当前基金份额净值为1.8元,那么我的总资产就是10000*1.8=18000元。然后对基金进行1:1.8的比例拆分之后,基金净值变为1.0元,此时我有18000份分级基金b,实际总资产等于 18000*1.0=18000元。
这是上折,上折主要是对分级基金有明显影响的。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上折呢?
再举个例子,假如母基金20000份,基金净值为1.0元,分级基金a和b均为10000份。那么此时的初始杠杆按下述公式:
初始杠杆=(分级a的份额数量+分级b的份额数量)/分级b的份额数量。
初始杠杆=(10000份+10000份)/10000份=2:1
但是随后,母基金因为投资效益好,赚了50%,母基金的基金净值为1.5元,分级基金a的净值还是1元,分级基金b的净值为2元。
那么此时,按照下述公式:
实时杠杆=(分级a数量*分级a净值+分级b数量*分级b净值)/分级b数量*分级b净值
实际杠杆=(10000*1+10000*2)/10000*2=1.5:1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发现杠杆小了,而杠杆小了也就意味着,对于分级基金b来说,需要更多的资金,才能够达到同样的收益,对分级基金b是非常不划算的,所以才需要通过上折的方式,来使得杠杆的比率达到预期的范围。
这是上折的主要目的。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小灵猫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