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北海,我来回答。
这个其实是一个多方因素混杂的综合原因导致的。
首先,谈谈功能性
Epic没有游戏评价,你看不到来自用户的整体评价,那么新游戏推出后,如果不是很热门的具有话题度的小众游戏,那么你甚至在网络上都搜不到正儿八经的评测,毕竟媒体资源是要钱的,评测一个冷门小众游戏不够媒体人员折腾的,费力不讨好,而这就导致了一个很蛋疼的问题,我不知道游戏好坏我怎么买?举个例子,十几年前我玩机甲战士4非常开心,时隔多年发现Epic独占机甲战士5,然而游戏网上的评价寥寥无几,参考价值趋近于0,我凭着情怀买了,结果因为成本问题游戏制作着实粗糙...虽然大体上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有评价系统,那么和我有同感的玩家一经评论,我看到后可能就不会买了。这一点上非常影响使用。
同时,包括玩家们喜闻乐见的很多功能Epic都没有配备,例如完整的用户社区、简化mod对接的mod社区、完整的用户好友体系等等都没有,最搞笑的是,游戏sku详情页的内容规范似乎都不统一,支持官中的Control详情页中支持语言的那一项全部用英文写的,而不支持官中的机甲战士5语言那一项全部用中文写的...这种粗糙感几乎充斥着Epic从shop到library的各种体验中。抛开独占的话,如果一款游戏登录了PC中各家平台的话,那么在价钱差别不巨大或者我本身不差钱的情况下,我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功能性更好的平台呢?
其次,是用户体系
Steam上完整的用户体系允许我在游戏商品详情页和库内的游戏信息页完整的看到我的好友与此游戏的关联,这一点看似锦上添花实际作用不大,但实际上却对购买偏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例如Steam上浏览某款游戏,发现起码一排的好友都拥有了此游戏,那么我难免会产生一种“不买就该退群了”、“此游戏人手一份”、“这游戏看来挺火”等想法,这个功能实际上就给了大家一种小伙伴们风风火火去便利店买辣条,吃过都说好的感觉。反观隔壁Epic,冷清的令人发指,畅不畅销那都是靠推测,但是进商店绝对只有你和老板两个人。
那么一边是大家都在用的平台,一边是你都不知道有多少人的平台,作为OL部分量级不小的大表哥2,Steam明显可以带来更好的联机便利性(你起码很容易能找到你的好友们),那何必Epic?
再次,玩家的收藏欲
Steam库中通过分类很容易能够自定义各个系列的分组,例如生化系列看到这个分组我就会有一种收集齐全的成就感,而这种收集欲也被用来在商店进行了捆绑促销折扣和交叉促销折扣的使用中,真·完整全面的利用收藏欲从购买到陈列满足了玩家的小欲望。这个时候就对其他平台产生了一种隐性壁垒,即有这种收藏欲的玩家,例如无主系列,从传奇前奏到12,已然在Steam上构成了一个收藏组,这个时候想要入手无主3就难免考虑下,我这一整个系列都在Steam上,现在3却要割裂开?这或多或少对部分玩家的体验是有影响的,我身边就有朋友觉得又不是完全独占,为了保持系列一致性,等半年不是什么大问题,而选择了不去Epic购买。
反观大表哥2,虽然本身的系列前作并没有登录PC,但是当年Steam R星大包可是白菜价卖疯了,很难说这种系列一致性不会影响部分玩家。
总结
那么以上三点原因综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原因:用户习惯。玩家在使用Steam的过程中,享受了Steam丰富功能和社区带来的一系列便利的同时,越买越多,+1无止境,自己的好友关系链越来越巩固,各大系列的收藏越来越丰富,已然产生了较强的平台依赖性,而且还潜在地产生了一个能够自洽的社会逻辑:即我在其他平台购买的游戏,在我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Steam好友圈是无法被别人看到的。同时我+1的事情圈子外部也无法看到,因为市场上各类二次处理并可视化玩家游戏数据从而允许玩家炫耀的平台,目前能够采集Epic的寥寥无几,而且大家也更趋向于使用Steam游戏数作为标准去衡量玩家是否硬核,这些因素纠结在一起就对Epic形成了一层壁垒,即便各种限时独占+白送游戏+变态折扣,都始终拉不动Steam的核心用户。毕竟大表哥2又不是完全独占。
而在这个大的综合因素影响下,Epic还自带一系列负面评价,例如扰乱市场啊、屁股不正啊等等,本身就为平台拉来了不小的仇恨,那么,它既不好用,又不讨喜,就好像拼多多一样,虽然能够靠价格敏感型用户冷启动,但是始终形不成自己的核心用户群体,想挖角也挖不过来。
那么对于一部分玩家而言,199和126,不过差了几十块钱,在Epic如此政治不正确本身还不好用的前提下,为了几十块钱放低身段,对于不少玩家而言,就是不划算。
至于上面提到过的关于Steam那层无形壁垒的问题,这个到底有没有办法可以怼怼Steam?个人认为其实是有的。抛开极高成本的创造一个比Steam只高不低的新平台来说,循序渐进和包罗万象才是最好的方法。
两个明显的例子:
- Uplay,育碧就没有采用激进的措施,而是在初期将所有游戏都同步登陆Steam进行销售,你只想买Steam+1?没问题,满足你,但是条件就是Steam运行游戏时需要加载Uplay,在经过不断优化土豆之后,Uplay的网络连接问题已经逐步改善,这样看来在Steam和游戏之间加一个中转,大家也没什么太难接受的,而这个时候,一款游戏就通过满足大家使用Steam的欲望而不断地扩大了Uplay的用户池,在此基础上,Uplay独特的游戏解锁社区点数兑换游戏奖励、买就送U点,用就能打折的各种福利功能不断优化着玩家的购买和运行体验,这样潜移默化了很多年后,现在开始Uplay独占了,大家也没有骂的那么狠,何况自家游戏自家独占本身也没什么毛病。
- Galaxy 2.0,蠢驴们为了推gog也是拼了老命,然而真正把gog一下拔高了层级的还是2.0版的Galaxy,通过第一方和第三方的插件,Galaxy 2.0允许用户将几乎所有PC端和主机端的各种平台游戏数据全部导入Galaxy中,如果是PC端其他平台的游戏,那么其他平台就作为了中转,在Galaxy 2.0中一键运行跳转所属平台再运行游戏,而主机端则没办法运行,但是这样做一来没有增加太多用户的操作成本,二来,Galaxy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一个客户端统筹管理和查看一个玩家所有平台和端的游戏,能抓取到的数据都给玩家汇总到一起,还推出了可视化效果不错的数据二次处理和管理。玩家们丰富的生态和收藏感都在别的平台?没关系,在我这里你也能看到,而且能看得更多。于是Galaxy 2.0从内测时就收到了不小的追捧。
这样看来,抛开Epic本身比较骚的政治操作和歪屁股而言,从功能性、战略布局等等都没有做到位,给人一种很蠢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Epic似乎妄图通过金钱的力量为所欲为,通过资本的压迫实现行业垄断,在这个人人都批判资本的时代,想不骂Epic都难。
因此明明可以做好的,没有做好,明明可以提升的,没有到位,明明可以讨喜的,成为了槽点,那么对于非价格敏感型的玩家而言,宁愿等,宁愿多花钱,也不愿意去Epic那边,是可以理解的。
这事怎么说,有一说一。
首先steam平台2002年就已经问世了,而后慢慢越做做大,游戏越来越多,先不说这个平台到底怎么样,就知名度这一点来讲就已经领先epic太多太多。虽然大家都知道近期epic开始各种放出免费游戏,还是永久免费,只要你在限时之内领取,就可以永久添加到游戏库。由此开始砸钱做口碑做人气,想跟steam竞争,平起平坐又谈何容易。
就我个人来讲,我用steam已经差不多有六七年了,有时候也不长上,就是开机启动的事,但是游戏库啊兄弟,二三十款大作游戏可是真金白银买来的,哪是说换就换的。可能我是属于那种不太善于改变的人,用一种东西习惯了再换另一种比较难。或许后面有新且又心动的游戏我会对比一下两家平台价格?虽然不一定会更换新平台,但至少我知道了epic的名字,以后可能会关注吧。
至少目前来说,epic目前折扣和免费确实做的不错,口碑和影响力也确实有所提升,但是时间长了以后会怎么样就很难说了,至少先丰富游戏库再说,而且一定要有独占游戏,哪怕只是刚上市的那段时间独占,说不定会好很多。
我的看法暂时就这么多,欢迎各位一起讨论。
Ps对了,听说最后一款免费游戏到18号就截止了,名字叫ark:SURVIVAL EVOLVED,看着不错,我先去领了,先走一步[灵光一闪]
真香!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小灵猫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