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的校名是鲁迅的墨迹,并不是由鲁迅亲笔题写的,而且从鲁迅的手稿中挑选集字而成。
那么厦门大学校名为什么用鲁迅的字呢?当然跟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领域的一面旗帜有关,而且新中国成立后“鲁迅”两字可是响当当的政治符号,所以用鲁迅的字作校名是非常光荣正确的事。但是校名用名人的字总有渊源吧,不能生拉硬扯。所以鲁迅跟厦门大学是有关系的,就是鲁迅曾经在厦门大学任教过!虽然只是短短的四个月,但却是鲁迅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在鼓浪屿的优美景色中确立了和许广平的关系。因为以上的这些原因,厦大校名用鲁迅的字无可厚非。
然而就是这样一所国内知名的大学,很多人却在质疑他的校名,这当然不是质疑厦门大学这几个字有什么不妥,而是质疑其中“学”字的写法,很多人更是直言写错了,那么这个字真的是写错了的吗?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草书和草体,草书是站在书写的角度,以书写的风格为标准,而草体是以文字学为标准的。在秦汉时期,篆书可称为正体,隶书可称为草体。初期处于实用性的需要,草体没有严格的界定,没人去规定必须要怎么去写,很随意。
从字体的演化过程来说,为了提高书写速度,就得减少笔画在来回往复的次数,可以做适当地省减。例如繁体字舉、學、興、等这些字上面都挺复杂,后来在做简化时候都用三点来代替,就是我们现在的简体字,举、学、兴。在古汉语里面“三”是代表“多”的意思,如我们经常说的三令五申,三番五次。
其实这个草体字古人就已经写过,看看张即之、张瑞图、敬世江写的。
厦门大学这四个字用的都是草书。
我们就四个字逐一的说一下,先说少了一笔的“学”字。
学,草书写法有两种。
第一种就是我们现在比较常见的类似于简化字的学。
其实我们的简化字“学”就是在这个草书的基础之上变来的,也就是说先有的草书才有的,我们现在简化汉字。这其中涉及到简化汉字的问题,咱就不多说了。
这是“学”比较常规的一种写法,还有另一种写法,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更快一些的,也就是更草一些的草书写法。
看到这个没有?
其实这个字跟上边那个字是一样的,当然我指的并不是说他俩都是“学”,而是指在草法中他们两个是一样的。
不学书法的人肯定是看不懂的,不学草书的人也很难看出其中的差别。这个“学”中,好像下边只有一个“子”,其实不然,这个字根上边的一样,是有宝盖的。
下边那个“子”有些细微的弧度,写快了以后才像“一竖”。
这个就是学草书和不学草书的差距,学草书的人是能看出其中某一个转折对整个字的影响。如果不学草书,肯定认为这两个字是不一样的。
草书中没有一个转折,没有一个细微的动作是没有用的,因为草书已经把字用一根线条,简化到极致了。
到后来学就呈现了现在的样子,可能大家看着下边是一个“子”,其实在草书来说,下边是宝盖和子。这是有一个演化过程的,所以不能忽略。
大家也别问为什么,这就是草书,这就是文化,就跟你吃饭要洗手一样,是规矩。
再说厦,这个字就比较容易了,学过草书的都知道“夏”的草书怎么写,就是如同上边字去掉“厂”,剩下的那个就是草书的“夏”,一点两拐一捺。
最有意思就是“门”,这个字的草书写出来可能一般人都不认识,所以一般都写一个行书的门。
鲁迅所写的门中,好像就两笔,一竖,一个横折。
其实在横折起笔的时候,有一个明显的顿笔,这就是“门”中的“点”。
在草书中一个顿笔,一个提按,就代表一笔。这个不学的人是不知道的。
以前,我写字会非常认真仔细,一笔一划,一横一竖务必专注,力求横平竖直字字端正。长辈和老师也会格外注意我写的字有没有写错,如若有错便要立马改正,这是我读小学的时候经常发生的事。
上初、高中开始,我写字便逐渐快了起来,字也没有小学的时候那么端正了,有时候为了快也会写些行书和草书,老师也不再像读小学的时候那样字字纠错,更不会把字圈出来然后告诉我说这字是错的,应该这么写不应该那么写云云……
说这些只是想表达我们只有在小学的时候才会那么认真的去纠结一个字的一笔一划,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书写是很少会像小朋友写字一样一笔一划笔笔交代的,反正我不会,你会吗?
回到话题,厦门大学的牌匾题字,是书法不是写字,如果是简单的写字那直接电脑打印然后刻上去就行,既简单又省事。但书法不同,书法是什么?书法是艺术,书法不是书写,书法讲究艺术,而书写只讲技术。 这里我们不谈艺术与技术的区别,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书法与厦门大学的题字。
当我们真正了解书法艺术是什之后,厦大的题字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我们都知道,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就是从生活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好比我们去野外写生作画,画家是不会把所有看到的一切都画到画里去,如果这样,我们直接拿出手机咔嚓一声拍张照片就行,画家会在构图的时候就作取舍,哪一部分保留,哪一部分舍弃,哪些是主体,哪些是配角。经过一翻专业的取舍与创作,最后呈现的画面才是作品才叫艺术。
书法和作画一样,也是一门一术,也讲究取舍,特别是写行草、章草的时候,书法家对线条的处理往往也能看出其的书法造谐如何,好的书法家,在线条的取舍上也是登峰造极的。
我们看看明末著名书法家王铎写的“学”字,他的线条笔画和厦门大学的“学”字大差不差,看上去也是似乎少了一笔,然,书法是书法,不是书写,书法偏向艺术审美,只要线条有张力观感好就是好,特别是草书,就像我们的写意画一样,只要意到便是,不求笔笔到位。
再看著名书法家张即之写的“学”字,线条行云流水收放自如,如果此处若多加一笔,便会落入凡尘俗不可耐。
欣赏书法,应该看书法的艺术造谐、看他的线条、看他的用墨、看他的笔法、看他的章法,而不是看他的笔划,那是小学生的事情。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小灵猫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