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假如三个傻子在一起,成立吗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假如三个傻子在一起,成立吗?。这种提法,曲解了孔子原意,鸡蛋里挑骨头,没事找事。此话出自《论语.述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说:三个人同行,必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选择好的地方我学习,不好的地方可对照、借鉴自己而改正不足。这里三人行,并非真正的三个人一块走路?,只是借鉴说明:凡善于学习的人,总会看到别人好地方而学,别人不足的地方,用来借鉴,检查对照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已。

汉语语言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有些词汇有多种含意,这大概也是在世界文字语言中最难的一种语系,例如:毛主席诗词“我失骄楊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宵九”中的杨柳既是人又是树,轻飏似乎又是杨柳絮,国人好理解,如果外国人,大概就不太好理解了。联系该题“三人行”“三”只是大多数的意思,并非具体“三”个。当然更不可能又由题主进一步发挥,突发奇想“三人行”变成“三个傻子”。改变了这句话的原意。做为一个问题又怎能成立?,俗话说,也不过是“抬杠”而已。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他一生致力于普及中华文化,在为人师表上堪称楷模。

孔子三岁丧父,从小随母亲颜氏漂泊流荡,在长期的底层生活中,他树立了教书育人的志向,开创了古代学堂,并向那些穷人的孩子倾斜,一串牛肉干就可以入学了。

孔子最大弟子颜回,家里穷得一塌糊涂,可孔子把他培养成了七十二贤之首。孔子在教育上丶学习上丶做人上都传播了积极丶进取的思想观。教会学生行善和包容的博大胸怀。

孔子善于尊重人,虚怀若谷,不会趋炎附势,更不会以貌取人。他教育弟子仁义智信勇。

在学习态度上,孔子要求多多益善。只要三个人以上,就一定有好的见解和方法。

因此,孔子没有说三人如何,只是说三人在一起,总有一人会有好思想,好方法。至于三个傻子会不会走到一起,孔子没有想过。而三个傻子能否遇到孔子,也几乎不大可能。否则,孔子就不会再谦虚了,"朽木不可雕也"!

就是来抬杠的。

孔子的原话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其大意就是几个人在一块,一定有一两个人是值得我学习的。自己没有而人家有的优良品德和知识,自己一定要好好向人家学习;别人有的一些不良行为,自己应对照一下自己,如果自己也有的话,应立即改正。

这句话是孔子通过自身的感受来训导世人虚心学习,努力改正自身缺点。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圣人"者,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他却说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样的话更难能可贵。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孔子能"闻一知二",他的学生颜回却能"闻一知十"。孔子说"我是真不如你啊!";孔子向师襄学琴,跟老聃学礼,都是这句话的践行。

所以,这句人话流传很广,是激励人虚心学习的名言。题主钻牛角,将"三人"假设为"三个傻子",这本身就是伪命题。"三个傻子"本身就不是正常人,他们也不会懂得学习为何物。如果你再进一步将"三人"设定为"三个机器人""三个死人",你本身就是"三个傻子"之一了。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小灵猫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12日 08:41
下一篇 2022年12月12日 08:43

相关推荐

  •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可是不同怎么和呢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自《论语·子路篇》君子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能与他人保持一种友好和睦的关系,但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迎合对方以求和他人完全一致。小人在对细节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盲目地附和他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对他人抱有一种友好的态度。孔子论“君子”的九大…

    202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