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现实意义,还是长远利益,对盐碱土地进行生态改造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景观设计都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在现实的场地环境与景观建设的矛盾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广泛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内外盐碱地生态改造的研究与实践经验,借助于多位相关专家的倾力帮助,以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长期的景观效果为目标,笔者提出了生态改造与景观建设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几个主要部分与环节。
(1) 铺设隔盐层
在路侧绿带内、盐碱土表层铺设隔盐层,有效地控制地下盐分上升。具体措施与方法如下:最底层素土夯实,再铺双层遮阳网;在遮荫网上铺设0.2米厚的4*5*6cm碎石(或山皮石),要求均匀,形成隔离层,阻断盐分上升。接着铺双层遮阳网,防止土壤进入碎石层。铺设20cm塑料波纹盲管或30cm水泥盲管排水洗盐,每 10m设置一个。
(2)抬高栽培地
在隔盐层的基础上,填入山皮土,或同样经检验的盐碱土,填土虚方压成实方0.3米厚(压实度≥0.8)。其上,再覆种植土,覆土高度结合微地形设计,节约客土量。抬高地面可以相对地降低地下水位,从而降低了地下水位的上升高度。
(3) 微地形设计
利用新客种植土营建微地形,造成种植土厚度的差异,这样既可丰富景观,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又可按植物耐盐碱程度的不同,生长速度的快慢、根系在地下分布的差异性等因素将不同植物栽植在不同厚度的种植土层上(例如乔木种植在地形高处、灌木种植在低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客土的土方量,降低了客土成本。在微地形的沟谷处,把排盐通道处理成景观化的旱溪,将排盐功能与景观建设结合起来。
(4)建立排水网络
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盐水运动规律,建立排水网络,综合应用水利、农业治盐碱手段治理盐碱土。绿化区域开挖排水沟,本方案中一级总排水沟为路侧暗沟排水,至排水总河流,必要时安装强排水泵,以防暴雨侵浸。绿地上开挖一定间距的二级排水沟,与旱溪形式相结合,使整片绿地排水畅通,降低地下水位,通过淋溶作用,达到逐步降低土壤含盐量的目的。
(5)植物选择
要建设长期稳定的生态群落并反映地域景观特色,必须大量应用乡土、并耐盐碱的植物品种。经过慎重的选择,辽宁地区设计选用的植物品种包括:侧柏、丹东桧柏、红皮云杉、小叶杨、钻天杨、银中杨、刺槐、槐树、山皂角、火炬树、臭椿、花曲柳、柽柳、五角枫、茶条槭、山杏、山梨、山桃、山楂、李、枣树、桑树、紫穗槐、树锦鸡儿、水蜡、金银忍冬、红王子锦带、紫丁香、东北珍珠梅、珍珠绣线菊、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白三叶。
我国是土壤盐碱化分布比较广泛的国家,总面积大约占到我国幅员面积的十分之一。土壤盐碱化,对区域生态环境会产生严重破坏,极大改变土壤理化性质,直接影响各类植物特别是农作物生长,对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地表和地下水质,粮食安全都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治理盐碱土是多年来生态、环境、农业领域重要的研究和实践课题。
什么是土壤盐碱化?
土壤盐碱化,从环境学的定义来看,是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土壤孔隙水中溶解的盐分不断向土壤表层聚积,发展形成盐渍土的自然过程。
土壤盐碱化的成因是什么?
发生或者加重土壤盐碱化的原因,无外乎两大类,一个是自然原因,另一个是人为原因。
在自然原因方面,主要是气候干旱少雨、土壤淋融作用较弱、有机质含量偏低,地势较低、排水不畅、土壤盐分逐渐富集,区域矿物质天然本底值较高、地下水位高、水质硬度大、易发生积盐现象。
在人为原因方面,主要是对植被保护不当、滥砍乱伐、过度放牧、致使植被覆盖度下降,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等。
在区域气候、水文、地形、土壤性质、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过度和不合理的开发生产方式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土壤盐碱化的问题。
土壤盐碱化的治理
对于盐碱化土地的治理,必须从产生的根本原因上入手,从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关键环节考虑。在盐碱土形成过程中,水起到了传输盐碱物质的重要作用,所以要改变盐碱状况,需要首先改变土壤的水分状况。在改良得初期,这个也是治理最关键和最困难的阶段,要把重点放在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上。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措施,首先是应用排盐、洗盐措施,实施河、井、沟、渠相结合的工程,把排、灌、蓄水进行配套,进行合理灌溉和排水,调节水分循环,洗淋排除土壤中的盐分,降低土壤盐分含量。
然后种植耐盐碱的植物,比如草木犀、罗布麻、马蔺等,同时增施中性和酸性有机肥,逐步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自我修复能力。
最后种植合适的作物,在种植常规农作物时,根据气候、区位,再种植一些棉花、高粱等耐碱作物,合理耕作,及时松土,维持土壤生产能力。
在土壤盐碱化不太严重的区域,可以采用化学方法改良,比如施用酸性化肥、磷石膏、钙质化肥等,调节土壤酸碱度,达到降低土壤ph值得目的。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小灵猫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