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小秘书的邀请~一提到古城西安,相信很多人与文玩姐一样,会立刻联想到:大雁塔、西安城墙、兵马俑……的确,这些古迹已经成为了古城西安最著名的几张名片,所以提起西安,就会不由而然的想到这些古迹。这就如同一提起北京马上会想起故宫、颐和园;一提起苏州立刻想起苏州园林、寒山寺;而一提起希腊就会想到雅典卫城;一提起埃及就会想起金字塔一般。
在这几样西安的著名古迹中,其中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城墙全长13.7公里,西安城墙是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指导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规模宏大坚固,再加上后来明清屡次修葺、增建,至今仍绕西安城区一周,将西安主城区完整囊括其中,西安城墙保存之完好,在国际上也是实属罕见的。
那么关于西安城墙的几个秘密,玩友们知道多少呢?
西安城墙西南角为何和其它三个城角不同?
西安城墙的西北、东北、东南城角的夹角都为近90度直角,唯独西南城角为有明显弧度的扇形,这是为什么呢?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在当时修葺西安城墙时下令将几个城角都向外扩张三分之一,但唯独没有重修西南城角,保留了唐代城墙的原貌。
有学者猜测分析,在古代风水学很重要,西南城角造成这样是为了与当地风水迎合,只有造成带有弧度的城角,才能保江山万代平安。
还有人分析说,西安的西南城角恰好处于一片地震带上,只有修成带有弧度的形状才能安安稳稳。
这两种说法中,文玩姐觉得第一种更靠谱一些,在古代当皇帝的,哪有不在乎风水的呢?至于地震带云云,文玩姐心想在明代也许还没有这么出色的地质工作者。
西安城墙上修建的墙台各个之间为什么相隔120米?
在西安城墙上每隔120米左右的距离就有一处向外突出的部分,这突出的部分就是墙台,每处墙台向城墙外突出7米左右,这些也被称之为马面。两个马面之间为什么恰好相隔是120米呢?
其实这里边有很重要的原因,那是因为古代弓弩能保证的有效杀伤射程一般都在六十米左右,两处马面相隔120米,每处马面上弓弩的射杀范围半径都能达到60 米,这样,60x2=120,2处马面就可以将120米内的城墙段覆盖在弓箭杀伤范围之内,有了马面的全线覆盖,城墙就没有了防御死角,敢于攀爬城墙的敌兵就会处于守城方的火力范围之内。所以这样的设定是非常科学合理的。
西安城墙其实是个“矮胖子”
西安城墙高约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为什么它的“身高”不如“身宽”呢?
那是因为在明代的时候,炸药已经广泛用于战事之间,为了保障城墙不会轻易被火炮等攻城器械轰塌,所以建造西安城墙的厚度其实是大于高度的,即使城墙的一处被炸开,也不会出现一面倒的坍塌。这样的设计十分有利于防守方守城。
西安城墙为什么东、西、北段比南段要长?
去过西安的盆友可能都知道,西安的南大街长度明显要比东西北三条大街短很多,因为几条大街都是直通东南西北四个城门,那么这就说明南边的两段城墙要比其它几段城墙要短不少,这又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那是因为汉代大儒董仲舒人品文问皆高,深得长安城中学子敬重,汉武帝听说他才德兼备,便升他为江都相,并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学治世思想。董仲舒为官后,以江山社稷为重,大胆揭露“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社会现实,所以很受百姓爱戴。董仲舒去世后,汉武帝亲自为董仲舒选择了墓地,还在墓前修建了董子祠。
出于对一代鸿儒的爱戴与尊敬,汉武帝每每路经董仲舒墓园时都会翻身下马,步履而过。随行的大臣和护驾也都跟着汉武帝步行而过。从此,董仲舒墓园周围的这块土地,就被人们称作“下马陵”。在后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所说的“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蛤蟆陵下住。”中的‘蛤蟆陵’其实就是咱陕西话中的下马陵,只因白居易不熟悉陕西话才被误写为蛤蟆陵。
隋文帝建大兴城和唐高祖建长安城时,都把 “下马陵”留在了城内。可是到了明朝的时候,朱元璋不喜儒生,不尊儒术,所以下令将下马陵搬迁出城,但百官纷纷说此处不宜搬迁,只能挪动城墙将下马陵框在城外,所以朱元璋便下令缩短南城距离,把下马陵“驱逐”出城。但下马陵的董子祠此时已经受了千年烟火有了灵性,竟然自己又飞回了城里,朱元璋见天意如此这才作罢。
对于此种解释,文玩姐认为下马陵飞回来之事太过玄奇,很有可能是因为当时城内有一些庙宇,朱元璋想把庙宇搬出城外,但又不好当着百姓拆掉古庙,所以只能将城墙缩短,将那些庙宇纷纷框到了城墙之外,所以才造就了今天南大街比其他四条大街短的原因。
西安城墙的永宁门为什么总是处于闭合状态?
西安城墙永宁门,是西安城墙的正南门,俗称南门,也是西安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如今的永宁门外有南门广场,门内为南大街,门外接南关正街。
如果不是地铁2号线里的永宁门站,可能仍有不少人至今都不知道所谓的永宁门就是人们常称之为南门的城门。也正是由于2号线的开通,才使得人们开始注意那雕刻在高大城门楼上的历经百年洗礼的三个大字——永宁门。
虽然永宁门是最漂亮最宏伟的一座城门,但永宁门却是长期处于闭合状态,那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古代中国,因为家家都点火烛油灯,所以除了地震之外,火灾是最一座城市最常见也是最怕的灾害,巡夜的衙役每晚都会打锣高声提醒百姓“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百姓都认为南方是火神的所在地,为避火灾,炉灶一般不开向南面。南门永宁之意,就是向火神祷告,勿起火灾,永保安宁。所以为以示诚心,永不开正南之门。永宁门正是因为身处正南,所以才长期处于闭合姿态。
西安城墙外的护城河都有什么用?
西安护城河有600多年的历史,在相对战事较少的陕西,西安城的护城河难道只有防御敌人的作用吗?
其实,西安的护城河除了起到“护城”的防御作用,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泄洪排水。在古代并没有咱们今天如此发达的地下排水系统,一旦天降暴雨,城内很多容易积水的地方都会遭受水灾,到了这个时候护城河就派上了用场,城内的官兵可以组织人手将积水通过挖渠和运输的方式泄入护城河中。
正是因为如此,城内居住的百姓自古以来也养成了将污水排入护城河的习惯。早些年的西安护城河因为缺少管理,再加上人们随意排放污水的原因弄的臭气熏天,但近些年因为合理的治理,西安护城河已经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当人们乘坐古香古色的画舫,游弋在碧波荡漾的护城河上,抬眼处,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老城墙,而城墙根下郁郁葱葱的环城公园里,人们吹拉弹唱、健身游戏,享受着美好的都市清闲。“晚来清渭上,疑似楚江边”,不再只是人们的美好心愿,今天,碧波荡漾的护城河为“秦川八水绕长安,汉家五陵空崔嵬”的风光又平添了一道色彩。
西安城墙是纯城砖磊造起来的吗?
西安城墙墙体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城墙之上还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就算是用大炮轰,也难以将西安城墙轰出明显的缺口,这么坚固的墙体,难道只是用青砖磊造起来的么?
其实,最初的西安城墙用黄土分层夯打而成,最底层用土、石灰和糯米汁混合夯打,异常坚硬。正是因为有着夯土层作为“内胆”存在,所以西安城墙才会如此坚固。等夯土成型稳固后,再将整个城墙内外壁及顶部砌上青砖。城墙顶部每隔40-60米有一道用青砖砌成的水槽,用于排水,对西安城墙的长期保护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合理的建造,所以西安城墙才能在长久的岁月中保存的如此完好哦。
关注文玩姐,一起聊文玩,涨姿势~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小灵猫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