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传军情
相信大家都对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很有印象:西周末年,周幽王即位后,因贪好美色,便广征天下美女入宫。这其中有一名名为褒姒的女子,周幽王一见到她便惊为天人,马上立褒姒为妃。虽然被立为妃子之后颇得周幽王宠幸,但褒姒此女性子冷若冰霜,打从进宫以来便没有笑过。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一笑,绞尽脑汁,甚至还悬赏求计,若谁能赢得褒姒一笑,便能得到赏金千两!
这时一名佞臣提议周幽王用烽火台试一试——这烽火台的作用本是在敌寇入侵时候点燃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从国都到边塞都设有烽火台,一旦有敌寇来袭,首先发现的哨兵立刻在烽火台上点燃烽火,这样邻近的烽火台也会相继点火,向附近的诸侯报警。诸侯一见烽火便知京城告急,天子有难,则立刻起兵救驾。
这佞臣的计谋,就是令烽火台平白无故燃起警报,以招引诸侯前来白跑一趟来逗笑褒姒。周幽王放这烟火果然逗乐了冰美人,却也使得诸侯们怀怨在心,渐渐不再赶来了。
这故事的最终,是在真正有犬戎起兵进宫镐京的时候,无人再理会周幽王点起的烽火,滚滚浓烟、冲天火光之中,周幽王因为自己的昏庸被当场砍死。至此,西周宣告灭亡。
鱼传尺素
“尺素”是古代书信的称谓,这“素”指的便是白色的生绢。在我国的古诗文中,鱼被看作传递书信的使者,并用“鱼素”、“鱼书”、“双鲤”等作为书信的代称。因捎带书信的时候,人们常常将尺素结成“双鲤”的形态,于是便有了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寄令狐郎中》一诗中写到的:“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最早提及鱼传尺素的诗歌,是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首诗中的“双鲤鱼”,其实也并不是真的两条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板拼接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在造纸术发明之前,“信封”都是夹着竹简或尺素的两块木板,而这木板都被刻成了鲤鱼的形状,便是诗中的“双鲤鱼”了。
两块鲤鱼形木板合在一起,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道线槽内捆绕三圈,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粘土封好,然后在粘土上盖上玺印,就成了“封泥”,这样可以防止在送信途中信件被私拆。至于诗中所用的“烹”字,也不是去真正去“烹饪”,而只是一个风趣的用字罢了。
飞鸽传书
信鸽在长途旅行中不会迷路,是因为它们具有感受磁力与纬度来辨别方向的能力。如今的社会上不但有信鸽协会,还有时常举行的长距离信鸽飞行比赛,因此“飞鸽传书”对现代人来说并不陌生。
早在唐代,飞鸽传书就已经很普遍了。在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一书中有“传书鸽”的记载了张九龄家养群鸽,用以与亲朋好友通信,并称他的信鸽为“飞奴”。但实际上,飞鸽传书并没有电视剧中演义的那么方便,似乎往天上一抛便能飞到主人想到的任何地方。
信鸽首先会进行非常严格的筛选,并非所有鸽子都适合做信鸽,通常只有优质的品种才会被选择,因为普通的鸽子飞行及归巢能力较差,再从眼睛、骨骼、肌肉等等方面综合考虑,筛选下来的优秀鸽子少之又少;其次,信鸽的训练也非常严格,它们必须学会在路途中自我生存,通过不断增强的训练,最终必须能够单向飞行千里;最后,因为信鸽在途中有体力耗尽、遭遇天敌等等不确定因素,主人通常会同时放出多只信鸽以防万一,但即便如此也不敢保证信息一定可以到达。
同时,要想利用飞鸽传书,就必须至少分开两群鸽子在两个地方训练,一段时间后将两群鸽子的地点互换,这样才能实现两点之间的信息传递。
风筝通信
在古代,风筝也曾作为一种应急的通信工具发挥过重要作用。传说早在春秋末期,鲁国的巧匠鲁班就曾仿照鸟类的造型“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种用竹木制成的“木鹊”,其实就是风筝的前身。在造纸术发明后,人们又用竹篾做骨架,再用纸糊在上面,这变成了后来的“纸鸢”。
最初的风筝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而制作的,主要用于军事侦察或是传递军事情报,史书上多有记载:汉初楚汉相争时,刘邦围困项羽于垓下,韩信便向刘邦建议用绢帛竹木制作一大型风筝,在风筝上装有竹哨,于晚间放到楚营上空,发出“呜呜”声。同时汉军在地面上高唱楚歌,引发楚军的思乡之情,从精神上瓦解了楚军的士气,赢得了胜利——这便是有名的“四面楚歌”之典故了。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小灵猫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