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从事出版前,看到很多书的腰封,第一要做的都是把腰封去掉。从事出版行业后,知道了一些书都腰封制作过程,这种念头并没有消减,一些书的腰封确实就是累赘,为了腰封而腰封。按我自己的一点出版经验,谈谈对腰封的看法。
一般图书腰封上的文字是除了封面文案之外,第二重要显眼的地方,有的书也会把最重要的文案放在腰封位置。腰封上一般也是放一些推荐人和推荐语,让整个书的购买说服力更强。所以市面上大部分书都要加上腰封。但还有一些书并不适合加腰封,特别是八九十年代,加腰封的书很少,大部分书直接“坦诚相待”。现在还是有一些书没有腰封,特别是经典书籍一般都没有腰封,例如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就没有腰封,加上腰封肯定是累赘,这一套汉译名著已经成为了汉语世界里出版的典范。
这里还想讨论封面是否必须要加腰封,我的看法是有些书的封面需要加腰封,特别是畅销书,有更多需要吸引作者眼球的方面,封面上已经放不下更多文字,就要把一部分文字放在腰封上。但是如何在腰封上加文字,加哪些文字,这就是考验编辑的文案能力。文案能力强的,设计漂亮的,腰封就可能成为点睛之笔,让一本书接近它的最好形态。而如果腰封文案没有亮点,设计也不漂亮,那么腰封就可能成为鸡肋。
再回到书的最初样态来看,腰封并不是必备部件,但随着更多商品属性出现在书里之后,腰封这些部件也慢慢成为书的一个必备项。
腰封相当于是图书的广告,电影的海报,广播、电视台,报刊杂志给自己租到形象广告,为了促销。这个陋习最早是从香港和台湾学过来的。一般都是图书出版社的编辑,和发行销售人员策划,由编辑找到作者,作者再去请自己领域内的知名人士,写上几句好话,帮助作者卖书用的。
但因为请名人写序,稿费高,通常是每一篇得上万元人民币,而一本书的版税如果印刷1万册,定价在20块左右的话,按照10%的版税计算,作者辛辛苦苦写一本书的版税收入也就在2万元而已。如果请名人写序,一篇文章稿费就得一万,加上还要稿费还有扣掉20%的个人所得税,作者写书的一半多稿费就没有了。
因此,请名人写序多半是畅销书,出版社愿意砸钱,或者名家名人的图书,出版社估计那个赚钱,才可能请名人名家和走红的人写序,写推荐语。另外一种可能是有钱人自费出书,公款出书,主要为了打广告,搞推广宣传炒,打知名度,根本不在乎稿费。
对图书广告,对图书腰封上的话,千万不那个信,也别当真。
最近2年买书300多本,几乎每本书都有腰封,而我买到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腰封撕掉,直接扔到垃圾桶里。讲真,腰封不是鸡肋,它纯粹是一个外挂的,和书没有关系的东西。
1、腰封从设计之初都是为“广告而生”
书籍也要宣传,毕竟作者写书也希望能增加销量、提升自己的收入,那几十万字的书怎么“推销”呢?一个好方法就是请“大咖、名人”做推荐,也就是“背书”。大咖们都说这本书好,估计粉丝买的也就多。但一本书里的推荐序一般都只有1个,顶多有三四个。而且如果不拆开包装,读者是不知道推荐序里写了什么的。为此,就需要极其极其简短的文字,以及不用拆开包装就能看到的广告。腰封,为此而生。
2、腰封上写的内容可以不用看
一般来说,腰封上的字不会超过100个,顶多就是几十个大标题的字,推荐这本书是如何的精粹优秀、如何地开创了新的领域,有多少位大咖都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认为这本书非常值得阅读。一些优秀的编辑还会在腰封上设计图片、文案,将腰封变得更加精美。我以前也把一些比较好的腰封裁剪下来做成书签,在读书的时候直接夹在书里面。后来发现书签太多了,索性就直接扔掉腰封。
3、腰封可以“改”,封面“改不了”
一本新书,拆开包装的塑料皮以后,就两个东西:原书+腰封。原书的封面一般也是经过设计的,追求美感和视觉体验,就是希望在读者不打开原书的情况下就能被封面吸引。但有时候仅仅有封面是不够的,因为封面是“死的”,设计完了以后就不能变化了。但腰封却是“活的”,而且腰封可拆、可扔、可裁,大不了用户觉得不好看就直接丢到垃圾桶,也不会对这本书产生影响。
公众号:千城撩书。一起读书,打开新的世界。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小灵猫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