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之精髓,都在于本国人民,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景与期望,这不是套词,个人认为就是文化传承的真谛。
何为传统文化?
祭祀天地,为文化,古籍文典,为文化,风俗人情,为文化,国画书法,为文化,街头技艺,为文化,庙堂建筑,为文化。
所有这些,都是咱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那么,无论是祭祀天地,还是风土人情,所有这些都是某一阶层所创造,然后服务于其的高堂文化吗?
绝对不是,所有,能够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内容,都是服务于普通老百姓的,都是在咱们劳动生活过程中,或是祈求平安,或是抒发情感,才逐渐孕育出了各式各样的艺术种类,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就是这个道理。
想到哪儿,说到哪,咱们传统文化典籍老祖宗辈儿的《诗经》,便是采集当时劳动人民口中的诗歌创作而成的。
所以,第一个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个人认为,就是反映出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包括你我),对于未来生活,所表达出的美好愿景与期望。
第二个问题,如何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我看了,有的题友解答,靠政府,靠文化部门,靠那些有能力做一些事情的人,倒是并没有错,可,最为关键的,我觉得,还是要靠,拿着手机,低头看着这些文字的我们。
因为,自从最后一批九零后进入而立之年以后,咱们国家明显出现了一个文化断层,六、七十年代所出现的那些,还能称之为文化人的一批人(比如大家都知道点的王朔、贾平凹、刘心武、麦加等等),已然迈入不惑,将知天命。
而八零后呢?除了早成的韩寒、晚成的三叔,还算挑起了几根脊梁,能够称得上是作家的,还有吗?恕我直言,出书的很多,揽粉的也不少,但,能够挑起传承文化的……,
八零如此,而立的九零呢?未来的零零,一零……不敢想象,也许,是笔者杞人忧天,也许,也是孤陋寡闻,不过,若是文坛出了大家,大家不知晓,也有的尴尬了。
写书,写字,传承,接力,我想,应该不用靠着政府的力量吧?
所以,第二个问题,传承文化,要靠什么?靠我们这些,低头玩着“王者荣耀”,闷头聊着闲言碎语,网上骂着娱乐男女,的年轻人。
没有恶意指桑骂槐,也请各位别对号入座,我说的就是自己,或是,像自己这样,浑浑噩噩,过着舒服,又卑贱的,生活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隐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象下面。这种精髓用人的经验、价值观、逻辑是非常难以理解的。
这种精髓。就是“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以及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人,如何进行“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方法。
“源头甲骨文”就是为了向后世人类传递“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以及“心智系统转换”方法而创造的特种图示。现在称之为甲骨文的文字,其实是对这种特种图示的借用。这种特种图示严格的来说,并不是文字,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演变成了我们所用的文字。
还被我们认为是中国文化源头的易经,其实,就是一种让人认识“重叠结构世界”的一种方法。
而《道德经》的原文则是老子在函谷关用源头甲骨文之翼所写下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道德经》,其实并不是老子的原文,而是后人因为看不懂这种特种图示所写下的内涵,于是就用了当时的理解。以及用通假字、衍文、缺字等方法重新校注的一本书。
而孔子的儒学直接就是传授“心智系统转换”的一种学问。《大学》是一本很系统的教授“心智系统转换”的教科书,《中庸》是对“心智系统转换”过程中一些重点问题的讲解,《论语》是孔子对弟子练习“心智系统转换”的点评,以及弟子的练习心得汇总。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在“重叠结构世界”与“心智系统转换”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小灵猫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