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叔导读:北宋的都城到底在哪?今天刀叔科普给你!
宋朝行政区划,实行州、县二级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继承了唐朝的羁縻制度,也可以算是一定程度上的民族自治。同时在地方设置路,路是直辖于中央并高于府、州、军、监的一级监察区。至道三年(997年),共分十五路(名称上道改为路),后析为十八路,又析为二十三路。
宋朝的行政区划设置与地方政治制度可谓重内轻外,中央高度集权。虽然避免了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但导致地方资源狭小,也致使终宋一代受制于敌国。在都城方面,也是一个首都三个陪都。
北宋时期设有四座都城,首都是东京开封府,另外的是三座陪都,即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
东京开封府
首都东京城内有四条宽阔笔直的大道,称作“御路”, 作十字形相交,分别通向外城的南薰等四正门道旁有人行道、水沟及绿化地。从大道又分出若干纵横交错的道路,多呈直角相交, 将城区划分成若干方格形称作“坊”的居民区商市则设于内城宣德门至州桥以东的潘楼街土市子及相国寺一带。
随着城市商业的发达,坊与市的界限被突破,商店多沿街设立,城东南汴河东水门沿岸的市区,竟延伸至七八里以外,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即描绘了这一市区的繁荣景况。
西京河南府
北宋时期作为西京的洛阳是全国文化中心,设有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名相大儒云集洛阳。
朝中重臣多居洛阳,仅洛阳籍名相就有赵普、吕蒙正、张齐贤、温仲舒等。文彦博、富弼等13人组成“洛阳耆英会”饮酒赋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洛写就《新唐书》;司马光历时15年,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南京应天府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北汉结契丹入寇,命(赵匡胤)出师御之”,贺岁大剧《陈桥兵变》华丽“上映”,赵匡胤开国称帝,定都东京汴梁,建立大宋王朝。因宋州是赵匡胤的龙潜之地,所以“诏定有天下之号曰宋,因所领节度州名也”。
宋真宗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宋州升格为“应天府”,取“顺应天命”之意。后于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又诏升应天府为南京,与西京洛阳、北京大名共为北宋陪都。
既然成为陪都,就该有个陪都的样子。据《宋史》记载:“大中祥符七年,建应天府为南京。宫城周二里三百一十六步(《归德府志》记载为:周二里三百六十步)。京城周回一十五里四十步。中有隔城,其东又有关城。”这个规模,比如今的明清商丘古城大了不少。
北京大名府
北京大名府又称大名府故城、旧大名府城,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城东北1-8公里处,现是北宋时期北京大名府遗址。以大街、鱼营(即原御营)、双台三个村为中心,东门口、南门口、铁川口(即原铁窗口)、北门口四个村为大名府故城的主要城门。
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为了抵御辽国南侵而由宋仁宗钦定大名府为北京,升大名府为北宋陪都——北京大名府。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创出品,全网15亿次阅读的优质原创自媒体)
北宋的都城指的是东京,也被称作为开封、汴梁或者是汴京。现今都城的遗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区及其周边地区。
公元960年正月发生了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王朝,之后定都开封,将其改名为东京。在之后的时间里,东京便成为了北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其人口在极盛之时达150万左右,也是当时是全国第一大都市。
东京城是由外城、内城合皇城三座城池所组成的。始建于公元956年,北宋定都于此后又多次进行修筑。其中外城共有城门12座。内城(又称作阙城)始建于公元781年,共有城门10座,另有水门2座。而在公元962至公元966年,宋太祖又对皇城内进行了重建,先后建了大庆殿、文德殿、紫宸殿、垂拱殿四座大殿,以及包括崇文院和国史院等其它一些建筑。东京城城墙原为土筑的方式,而在公元1012年改为砖砌的方式。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东京、开封、汴梁和汴京这四个名称都指的是北宋的都城。东京来源于北宋的四京制:其中,东京位于汴梁城;西京位于洛阳;南京位于宋州(今商丘);北京位于大名(今河北大名)。而又在这四京制的基础上设立了府级行政区:东京为开封府、西京为河南府、南京为应天府、北京则是大名府。由于此地区在唐代时期被称作汴州,而在古时又是梁国所在的地区,所以又被称为汴梁。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小灵猫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